瑞安市开启“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新征程[组图]

瑞安卫生信息网相关小知识,以下是瑞安市开启“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新征程知识相关内容:

  “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是检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准。如今,市民已经从过去对温饱的基本满足转向对更优质生活的需求,这其中对于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尤为显著。因此,扩大优质医疗卫生服务覆盖面,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已成为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关键之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紧紧围绕“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这条主线,抓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全力推动卫生健康数字化转型,加快构建党建统领的卫生健康整体智治体系,坚持推进卫生健康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为高水平打造“青春都市·幸福瑞安”提供健康保障。

  综合医改“先行先试”

  群众就医满意度大增

  我市一直在综合医改方面进行深入实践探索。作为全国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市、浙江省医改先行先试地区、医共体建设和“三医联动、六医统筹”试点县,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三医联动、六医统筹”省级集成改革试点的契机,强化统一领导、分工协同的工作机制,持续推进药耗招采、价格调整、医保支付、分级诊疗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进一步完善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机制,2019年获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评价位居全省第二,《以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探索实施“医保驱动、医疗医药联动”改革》被列入2020年度浙江省综合医改“十佳典型案例”。2020年1月19日,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对瑞安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医改决策部署,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积极开展试点探索,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表示肯定。

  今年,根据上级部门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瑞安的医改工作重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继续深化县域医共体内涵建设,全面推进全域医疗机构“一家人”“一本账”策略,把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两家医疗集团总院的优质资源充分调动起来,全市再新增2个“总院+分院”服务模式的联合门诊。建设医共体“住院服务一体办”数字平台,打造医疗服务全流程信息化,实现快速转诊。同时,把医共体建设延伸到村卫生室,使村卫生室能够提供规范化、标准化的医疗卫生服务,解决群众就医“最后一公里”问题;二是持续推进“三医联动”“六医统筹”集成改革。“三医联动”“六医统筹”是涉及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和综合监管等整体性、联动性的改革。2020年,瑞安医保基金支出19.6亿元,基金支出增长率为-2.31%,让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一系列医疗改革,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创造有利于分级诊疗的政策环境,努力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合理就医格局,解决“看病难、看病烦”的问题。2020年,我市县域就诊率达到了91.46%,基层就诊率达到了76%,群众就医满意度达到96.78%。

  逐步实现分级诊疗

  形成合理就医格局

  多年前,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的现象非常普遍。城乡医疗卫生水平发展不平衡,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足、问题突出。为解决两极分化现象,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近年来,我市多措并举推动落实基层卫生综合改革政策,逐步破解这种医疗资源不充分、不均衡的问题。

  在大力实施医共体工作中,瑞安努力提升基层的服务能力,派驻市区大医院的医疗专家、管理人员到基层坐诊、带教,“手把手”教技术、教管理,逐步实现医疗质量同质化,基层二类手术量质提升。同时,我市建立了临床技能模拟实训中心,以大医院的专家力量对全市医护人员进行全员轮训,基层医护人员的操作技能也有了质的提升;在提升软实力的同时,全面提升基层就医环境,针对基层医疗机构硬件条件差的现状,我市在2018年出台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通过三年多时间的持续投入,陆续启动实施卫生基建项目22个,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总投资近16亿元。目前已建成投用项目5个,在建项目9个。

  今年,我市还有3个卫生基建项目建成投用,预计2到3年后,我市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将“破茧成蝶”,彻底改变“老、破、小”的状况。在不久的将来,全市所有乡镇(街道)都将拥有一个标准化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20分钟卫生服务圈”基本形成。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环境的同时,我市也积极推进市级医院的提质扩面。近年来,启动了建设项目4个,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1亿元。同时,滨海新区也将规划新建一家三级综合性医院,占地173亩,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总投资超10亿元。

  目前,瑞安“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基本形成,为城乡居民提供立体化、网格化、一体化、连续性、整体性的医疗服务。

  加强学科建设

  提升医疗水平

  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基石和医疗技术水平提高的助推器。一直以来,瑞安结合实际积极加强学科建设,促进人才队伍培养,不断推动医院发展,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在学科建设方面,目前我市已建成省级龙头学科4个,省级中医药重点学科3个,温州市重点学科14个,温州市中医药重点专科8个。2019年,瑞安市中医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建立了紧密型医联体,上海岳阳医院派驻了执行院长以及多名医疗专家,有力地支持了瑞安市中医院各方面的建设,也为瑞安深度融入“长三角医疗卫生圈”提供良好的契机。

  今年,我市还将与温州医科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在瑞安合作共建温州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医药研究院,同时还将把瑞安市中医院建设成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力争通过高起点确立学科建设方向,完善学科建设条件,加强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打造学科建设平台,重人才确保学科发展后劲,使医院学科建设驶入“快车道”,促进瑞安整体医疗水平不断提高。

  巧妙运用“智慧”手段

  让群众看病更便捷舒心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在探索革新与进步。人们对诊疗的需求从被动、应对性的就医诊疗,逐步转向主动、常态性的预防诊疗。近年来,我市通过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市级大医院都已经实现了“影像云”、刷脸就医、无卡就医、分时段预约等功能,大大方便了群众看病就医。

  今年我省提出“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努力打造‘重要窗口’重大标志性成果”。医疗卫生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在数字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今年我市投入1000多万元,启动基层智慧医疗信息化提升项目,将完成基层医疗机构无卡就医、自助机结算、分诊排队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让群众在基层看病和在市区大医院看病一样高效便捷。

  同时,我市于去年底启动远程心电诊断中心项目建设,以两家医共体牵头医院作为诊断中心,将基层拍的心电图通过网络传输至诊断中心,由牵头医院专家进行会诊,使患者在基层卫生院就可以享受到大医院的医疗服务。目前,项目已实现所有基层卫生院接入,今年5月底将正式运行。下一步,我市还将把120急救车纳入项目建设范围,为急救病人提供远程实时心电监测。

  生命至上

  筑牢公共卫生安全屏障

  2020年,面对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瑞安卫健系统全员投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76例新冠肺炎病例、8例无症状感染者全部治愈出院,在温州地区较早实现病例“清零”,守住了“医务人员零感染、确诊病例零死亡”的底线。

  公共卫生安全事关千家万户。今年,我市将加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力度,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院前急救、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应急医疗救助、医疗卫生应急物资保障等五大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机制。其中,市公共卫生应急中心建设是今年的重点工作,该中心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总投资超亿元,将主要负责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和重大活动医疗救援保障,同时具备120急救指挥、各类应急救护培训及应急物资储备等功能。

以上瑞安市开启“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新征程相关所有内容(含图片)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瑞安卫生信息网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联系站长删除

上一篇:心疼!杭州外卖小
下一篇:富阳深山里藏着天